欢迎您光临郑州云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微带贴片天线辐射机理全解析:从边缘场到方向图控制

2025-09-25

Leave a message

微带贴片天线辐射机理全解析:从边缘场到方向图控制

一、辐射机理:边缘场的主导作用

微带贴片天线的核心辐射源是导体贴片与接地板之间的边缘场。当高频信号通过馈电结构(如微带线或同轴探针)激励贴片时,贴片与接地板之间形成高频电磁场。由于介质基板厚度远小于工作波长,电场沿厚度方向变化可忽略,但沿贴片长度方向(约半波长)形成驻波分布。此时,贴片两端的开路边缘场成为主要辐射源:

微带贴片天线.jpg


  1. 场分量分解
    边缘场可分解为垂直分量(法向)和水平分量(切向)。因贴片长度为半波长,两端垂直分量反相,在远场相互抵消;而水平分量同相叠加,形成最大辐射方向垂直于贴片平面的方向图。

  2. 等效缝隙模型
    矩形微带贴片可等效为两个相距半波长、同相激励的缝隙天线。缝隙宽度近似为介质基板厚度,长度为贴片宽度。通过调整缝隙参数(如长度、间距),可控制辐射方向图和增益。

  3. 多模辐射扩展
    当电场沿贴片宽度方向也存在变化时,四周缝隙均参与辐射,形成更复杂的方向图。例如,圆形贴片边缘场按余弦分布,通过调整直径可压缩H面波束宽度,提升方向性。

二、方向图控制:从单元设计到阵列优化

方向图控制是微带贴片天线设计的核心目标之一,需通过单元形状优化、阵列布局及馈电网络设计实现。

  1. 单元形状对方向图的影响
    • 矩形贴片:主模(TM₁₀)辐射宽边方向图,通过加载短路探针或调整长宽比可压缩波束宽度。

    • 矩形天线.png

    • 圆形贴片:边缘场按余弦分布,方向图在主平面内对称,适合全向辐射场景。
    • 多边形/扇形贴片:通过引入高次模或改变电流路径,实现多波束或特定方向图。
  2. 阵列布局优化
    • 阵元间距:间距过大导致栅瓣,过小引发强互耦。通常选择0.5λ~λ(λ为自由空间波长),例如10GHz频段下,2×4平面阵的阵元间距设为15mm(约0.5λ)。
    • 排列方式:线性阵列实现一维波束扫描,平面阵列支持二维方向图控制。例如,八元矩形贴片阵列通过调整单元相位,可实现±60°扫描角度。
  3. 馈电网络设计
    • 并馈网络:各阵元独立馈电,灵活性高但结构复杂,适合高精度方向图控制场景。
    • 串馈网络:能量依次传递,结构简单但互耦控制难,适用于低成本应用。
    • 电磁耦合馈电:通过缝隙或邻近耦合实现宽频带匹配,同时降低馈线寄生辐射,提升方向图纯净度。

三、关键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

  1. 方向图畸变抑制
    • 问题:有限大接地板导致边缘绕射,引发方向图波纹。
    • 方案:增大接地板尺寸至5λ以上,或采用无限大接地板等效模型(如MATLAB Antenna Toolbox中的infiniteGroundPlane参数)。
  2. 交叉极化控制
    • 问题:非对称馈电或贴片形变导致交叉极化电平升高(如矩形贴片对角切面内交叉极化可达-7dB)。
    • 方案:采用双点馈电实现圆极化,或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贴片形状,将交叉极化抑制至-20dB以下。

    • 双点馈电实现圆极化.png

  3. 宽角扫描副瓣控制
    • 问题:大角度扫描时副瓣电平升高(如±60°扫描时副瓣可达-15dB)。
    • 方案:引入泰勒加权或切比雪夫幅度分布,通过HFSS优化阵元相位,将副瓣电平压低至-25dB以下。

四、典型应用案例

  1. 5G毫米波相控阵
    采用8×8矩形贴片阵列,工作于28GHz频段,通过移相器实现±60°波束扫描,法向增益达22dBi,副瓣电平<-20dB,满足5G基站覆盖需求。

  2. 卫星物联网终端
    超轻量化圆形贴片天线(直径20mm)用于CubeSat,采用高介电常数基板(εr=10.2)压缩尺寸,通过缝隙耦合馈电实现10%带宽,覆盖L频段(1.5GHz)上下行链路。

  3. t1.jpg

  4. 医疗内窥镜成像
    微型化矩形贴片天线(5mm×5mm)集成于胶囊内窥镜,工作于433MHz ISM频段,采用柔性基板(聚酰亚胺)适应肠道弯曲,通过共形设计实现360°全向辐射,支持实时高清成像。

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0371-63359515

微信咨询
云威电子
返回顶部